最新信息
- C4310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08-13
- C4305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08-13
- C4281 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08-07
- C4041 加强对“一把手”监06-16
- C3996 干部借调情况调研报06-11
- C3986 村务公开调研报告06-10
- C3904 XX县关于发展农村05-21
- C3810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04-28
- C3557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03-11
- C3507 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03-03
热点排行
- A665第二批主题教育党课讲10-01
- A68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0-10
- 最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07-17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07-17
- A74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0-15
- G12银行基层负责人“不忘08-08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06-28
- G7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牢08-07
- 城市社区基层党建调研报告07-26
- A789主题教育作风建设问题10-24
调研报告
C4281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吴咲呓 全文6155字30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基层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指出基层治理关键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措施,建设基层治理平台,逐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基层可能出现的矛盾在基层化解,基层问题基层处理。运用“网格化”管理手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优化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的基础支撑,也是促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委关于平安建设的安排部署,全面掌握全州网格化治理情况,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州委办公室、州委政法委相关同志组成调研组,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牵头,围绕“平安XX”建设中网格化管理探索与运用,在前期对四县及24个乡镇的调研基础上,又带队深入到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当前推进平安XX建设中网格化管理运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州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平安XX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农牧区社会结构特点,构建“全域覆盖、多网融合、实体实战、共建共享”的全科型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农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实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将中央、省州关于基层治理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原原本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县乡村党组织“一把手”,对基层社会治理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担任辖区总网格长,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担负起骨干力量作用,全力服务好辖区群众,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生产生活难题,做到群众“急难愁盼”有人管、有人应、有结果,实现了党组织引领下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形态。
(二)推动“一张网”管全域。.........
(三)建强网格员队伍。按照“忠实可靠、人岗相适、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原则,由各县政法部门具体实施,公开选聘1774名高素质全科网格员。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方式,由各职能部门对林草生态管护、治安管理、交通安全、信访调处等业务培训,全方位提高履职能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网格服务事项清单和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明确上报、受理、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推动网格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提升治理信息水平。.........
(五)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
二、当前以网格化治理推进平安XX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虽然各地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推进平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积极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但鉴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仍在探索中,当前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网格化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1.网格化实际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各县网格化治理理念已经基本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规定动作,同时也在努力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但网格化治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仍存在一定问题,有的乡镇、村(社)网格化治理的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网格员一划了之,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甚至有时候也存在“有网无人”的现象。同时,也有个别地方和有的网格员将网格化治理看成是上级分配的任务,注重挂牌、挂流程、发布文件等工作任务,轻视实际需要、实际操作、实际成效。有的乡镇和村(社)虽然工作机制和人员配备都已经落实到位,但没有很好做出明确的定位,在发挥实际作用方面尚有不足,通过网格化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的效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
3.基层治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网格化治理的理想目标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信息互联互通是州、县、乡三级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基础,当前,网格化治理的技术平台依旧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检察院、法院、政法、公安、司法、城管、卫计、信访等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网格化治理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有待完善,智能化收集分析研判处 理动态信息任重道远。
(二)网格化治理任务负担过重,职责定位不够清晰
1.网格员工作量大任务重。随着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无论在党委和政府层面,还是在干部和群众层面,某种程度上认为基层的社会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各级网格来解决。但实际上,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打造,政府各职能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各职能部门会将一部分职能下沉,乡镇又将工作任务下派到村和社区一级承担,然后分发到网格中执行,这里面虽然村和社区的网格管理有明确的准入制度,但是网格的行政色彩较为明显,大多时候还要承接上级部门指派的超出业务范围的任务,不同程度出现了“网格是个筐、什么都要装”的现象。各级网格员大多时候都在为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忙碌,所做的事情更是细到不能再细,涉及行政、扶贫、生态、计生、人口普查、政策宣传、防疫、违章违建,甚至涉及摸排污水管网、巡防巡逻等任务,可谓工作是又杂、又多、又累,网格员一岗多责,疲于奔命,导致网格内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超出了下发的考核内容,网格治理负担过重的问题较为突出。
2.网格员难以做到“专职专网”。.........
(三)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优化,配套待遇制度不够健全
1.工作队伍素质不高。基层网格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人员综合素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农村和牧区的网格员大都是村民小组组长等,年龄偏大,精力不足,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此情况下,即使网格系统功能比较先进,其网格员的实际作用也无法得到真正发挥。
2.福利待遇保障不足。.........
3.培训机制不完善。.........
三、对于在平安XX建设中网格化治理的优化建议
面对社会结构更加多元、矛盾问题复杂多样的新情况,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畅通群众意见表达的渠道,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时代课题。针对目前推进平安XX建设中网格化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进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一)突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1.推进党建与网格化的深度融合。.........
2.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的网格化治理机制。.........
(二)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网格化治理联动机制
1.强化服务意识。管理本质上就是服务,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府引导,突出服务理念,建立科学合理、边界清晰的网格地图及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进行,争取灵活、机动、有序地推进工作,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融合。
2.精细划分网格。.........
3.明确职责任务。.........
4.建立奖惩机制。.........
(三)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网格化治理信息技术支撑
1.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州、县、乡三级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整合大数据中心、12345 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信息数据,破除“信息壁垒”,建立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相结合的大数据库,为分析研判和联动指挥提供完整数据信息。
2.优化平台操作流程。着力优化简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信息采集流程,使工作人员末端操作更加简捷、实用、高效。.........
(三)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进优化网格化队伍建设
1.着力提升能力素质。瞄准“一员多能”目标,加大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综合业务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情况明、底数清、业务熟、技能精的网格员队伍,履行好宣传员、信息员、管理员、服务员、监督员、联络员等职责.........
2.健全福利待遇保障。.........
3.严格规范网格员选用和退出机制。根据各地实际,科学合理确定网格员队伍规模,实行网格员培训上岗制度,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网格员队伍的思想意识教育、价值观教育、政策学习和专业技能等水平。完善网格化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为网格员队伍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