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2352 当前老年人防诈骗的10-05
- C2016 关于党建引领农村宗08-23
- C1312 人口大县群众工作研06-06
- C1300 会务工作培训资料06-04
- C1236 如何当好党委书记05-28
- C1220 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05-26
- C1213 多措并举培育产业 05-24
- C1212叠加自然资源和文化05-24
- C1211打造园区新标杆 领05-24
- C1210 打造生态特色 建设05-24
热点排行
- A7776 学习党史心得体会04-24
- A7775党史学习心得:学史明04-24
- A3596 从疫情防控中感悟中04-19
- A190关于提升“政治能力”08-24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理论07-27
-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07-27
- A3419 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04-02
- A7774党史研讨文章:以党史04-24
- A2351浅析提高国有企业员12-19
- A4905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08-07
理论文章
B108践行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XX
吴咲呓全文3869字19片
践行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XX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XX作为我国“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既享受了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也承受着生态环境系统退化伴生的损失与制约。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战略要求,也是XX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更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XX、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大计。
一、鲜明发展理念,确定战略目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在创造人类福祉、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单位生产生活能耗,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努力实现高增长、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种新型发展模式决不是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而是创新理念、精选路径后的科学发展、加速发展、优质发展,倡导和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应有之责。XX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就必须将思想和观念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落后认识中彻底解放出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统筹规划,以抓好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探索具有XX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全力创建全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示范区和全国老工业基地绿色循环低碳改造先行区。
二、扭住工业关键,力促转型发展。……
三、突出城市重点,构建绿色家园。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化活
动的聚集地,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集中区。XX在构建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过程中必须全面融入和努力实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一要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历史形成的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南进、北控、西展、东扩”的八字方针,在城市规划中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更加注重 “生态统筹、组团布局”,对城市进行科学分区、系统平衡,实现工业、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有机融合,减少人员物资的大面积低效流动,减少群体性两点一线的候鸟式生活。二要优化交通体系。把城市交通体系构建与城市功能布局紧密衔接起来,充分考虑人流、物流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增长,规划建设XX东西环线和城市快速通道,实现高铁、高速与城市运输无缝连接,零距离换乘,形成便捷高效的城市道路桥梁网络;同时,加强交通软环境建设,完善公交线路,投放新式公交车辆,扩容出租车,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引导人们选择公交出行、自行车出行和步行。三要推广建筑节能。强化建筑节能综合管理,设立市政府节能基金,引导业主在设计上推广节能结构、通风系统、保温系统、排污系统等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在材料使用上推广环保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节能灯等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尽最大努力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建设绿色建筑生态示范市。四要增加城市绿能。充分利用穿城而过的涪江、昌明河这一独特资源,大力实施城市水系拓展,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综合开发中同步推进水系建设,加强水系景观打造和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城市公共绿道、绿地、绿园建设管理,增强对商业开发项目绿化要求约束,打造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四、着力上档升级,走在发展前沿。……
五、注重增加碳基,拓展容量空间。……
六、强化机制创新,夯实发展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及,需要探索创新整套长效机制,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协调各方资源和利益,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一要建立补偿协同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破坏保证金或抵押金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补偿对象、标准和方式,积极在冶金、机械、火电、建材等行业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研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年加大对山区、丘区等生态效益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用于生态恢复和补偿,实现均衡发展。二要建立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企业家、群众代表担任节能减排监督员,建立一村一社环保监督员制度;深入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再创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和一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引导广大群众共享共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引导的自治格局。三要建立产业联盟机制。探索制定XX合同能源管理(EMC)专项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探索建立XX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创新联盟,引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与专业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结盟,引导同行业企业技术资源整合结盟,引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企业环保指标交易结盟,共享节能环保技术、共担创新投资风险、共建低碳经济平台。四要建立效益评估机制。立足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实际,按照“定量、系统、动态、全面”的原则,从传统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利用比例提高、固碳增汇等多个方面,建立以整体经济指标、单位能耗、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工业“三废”处理为重点指标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具有XX特色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效益评估机制。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 上一篇:A7776 学习党史心得体会
- 下一篇:B109破解产业园区发展之困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