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4301关于组建国投公司助08-12
- C4274 村(社区)“两委”换届08-07
- C4270 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年07-31
- C4250 应急管理局上半年工07-28
- C4228巡察工作指导督导方07-23
- C4213“转作风、抓落实、07-21
- C4174 2025年7月“三会一07-11
- C4046 机关支部中央八项规06-17
- C4045 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中06-17
- C4023“学先进、提质效、06-15
热点排行
- A5340 “坚持政治建警 全09-12
- A5339关于印发《XXX机关“09-12
- 汇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08-15
- H10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07-06
- 2020年工作要点工作计划合03-18
- B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07-29
- A2736 关于切实加强党的领01-31
- A2962 2020年度党支部主题02-27
- A2898 “疫情”一线入党申02-23
- H63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存在07-17
计划方案
A3890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投稿:号角全文3297字16片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讨论稿)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郑新一体化发展三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20〕**号)精神,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工作总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富民强县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坚持改革驱动、产业为基、城乡融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XX优化开发县(市)突出转型提质,XX县重点发展县(市)突出特色高效,推进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谱写新时代XX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光添彩。
二、发展总目标。……。
三、全面实施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四、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
五、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六、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持续加快大企业(集团)培育,力争X亿级企业达到X个、X亿级企业达到X个,再梯度培育一批X亿、X亿级规模制造业企业。继续加大各县(市)大企业(集团)培育力度,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县(市)均有X个X亿级制造业企业。优化开发县力争新培育X个X亿级企业,重点开发县力争新培育X个X亿级企业。对纳入市级大企业(集团)培育名单的,支持其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当年营业收入增幅超过X%的,给予增量部分X%且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七、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成长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县(市)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科创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对认定为市级服务业专业园区的奖励X万元。大力实施服务业“两区”晋位升级行动,支持服务业“两区”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八、支持创新发展。联合驻新高校、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科研团队进驻,鼓励各类科研成果向县域转化。支持各县(市)建设产业化基地,创建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在骨干企业实现全覆盖。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动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与创新创业联动发展。
九、鼓励实施“全民创业”。……
十二、实施平台牵引行动。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强力推进科技研发、创意设计、众创空间、产品检测、第三方物流、专业市场、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基金,打造产业集聚的“吸铁石”。积极推广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管委会(工委)+公司”的模式打造一批专业园区和产城融合园区。鼓励各县(市)打造开放层次较高的特殊监管区和外来资金相对集中的产业合作园区。
十三、大力支持县域企业上市。……
十六、强化县(乡)领导班子建设。……
十七、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围绕乡镇工作“三结合”,实施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培养提升和年轻干部全链条培养工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考察调研、主导产业培育辅导、典型经验推介等方式,强化县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选派市直部门、县(市)、乡镇主管经济工作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省份实践锻炼。
十八、严格奖惩措施。在全省市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中,进入前X名的县(市)奖励X万元,进入前X名奖励X万元,连续两年每年晋升X个位次以上的奖励X万元,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县(市)党政正职记三等功,并优先晋级。对在全省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中,后退的县(市)通报批评,连续X年后退的县(市),调整党政正职工作岗位。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