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2662 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心11-20
- C2660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和11-20
- C2563 三年工作总结10-31
- C2562人大工作研讨发言10-31
- C2561 在领导干部培训班结10-31
- C2560 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10-31
- C2361 X委领导在干部宣布10-06
- C2360 x关于贯彻落实“高10-06
- C2325 作风建设工作方案09-30
- C2297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09-27
热点排行
- A5340 “坚持政治建警 全09-12
- A5339关于印发《XXX机关“09-12
- 汇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08-15
- H10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07-06
- 2020年工作要点工作计划合03-18
- B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07-29
- A2736 关于切实加强党的领01-31
- A2962 2020年度党支部主题02-27
- A2898 “疫情”一线入党申02-23
- H63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存在07-17
计划方案
B4640最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辽沈公全文12849字30片
最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前言
本预案对我办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程序进行规范,明确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信息监测、预警预报、洪水干旱等级划分,防汛抗旱应急措施、行政首长责任制,有关单位职责。本预案包括总则、基本情况、组织体系、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附则、附件等方面内容。各村(社区)委会、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开展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有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控制水旱灾害扩大,防止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XX区自然灾害处置办法》、《XX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
2.基本情况
2.1.1气象
我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如下特征:春早气温多变,夏长干旱频繁,秋短多阴雨连绵,冬迟少霜雪,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盛夏时间长,多连晴高温和伏旱,又有大风、冰雹和暴雨洪涝产生。多年平均气温18.1℃,山区约低于平坝2—3℃。区内最高温度出现在2006年8月15日,气温42.7℃,1961年元月17日出现最低气温为零下3.7℃。大气降水比较充沛,多年降水量为1124.74mm,最多的1968年为1519.8 mm,最少的1961年为829mm。
2.1.2河流分布情况、水文、地形地貌
XX位于合扬城北部,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2线,太大公路贯穿其中,拥有52公里的嘉陵江干流贯穿于我办金钟村、犁头村、黄坡村、牌湾村、龙骨村以及原利泽老场镇和内口老场镇,区域内溪流交错,沿溪岸线有窄、长、陡的特性。
我办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早、气温多变,夏长、干旱,秋短、多绵雨,冬迟少霜雪、云雾多、日照少。境内多年平均降雨1127.74毫米,降雨时空上分配极不均衡,多年平均径流深386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0.5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6.4%。10-3月降雨量仅占23.6%。洪水由暴雨形成,大暴雨多集中在7-8月,大于50 mm的暴雨,每年约出现2-4次,多的达8次。山洪易发区地势多较为陡峭,水流汇流速度快,暴雨强度大,历时一般为一天左右,洪水陡涨陡落,具有山溪洪水的普遍特性。
辖区属浅丘切岩地形地貌,岩性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2S2的紫红色砂泥岩互层,岩性变化较大,受山溪洪水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多集中在我办的大觉、百丈、盆古、高坪、包塘、龙骨等村,此为重度侵蚀区,其他村为轻度侵蚀村。
2.1.3洪旱灾害的特点、成因
我办洪水灾害的特点类型主要是过境洪水、山溪洪水。由于山地高斜,集水面积较大,坡陡、勾谷陕长,24小时内降雨过程的雨量大小而引发,水流汇流速度快,洪水陡涨陡落,具有山溪洪水的普遍特性,但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系数较小,淹没沟谷农田较多,过境洪水威胁沿江农田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1.4行政区划
全办辖17个村,1个居委会, 184个村民小组。
2.1.5人口数量
……
3.2.3各组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江河、溪沟水位、泥石流、旱区、滑坡点的移位等信息。
信息组:负责对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旱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领导小组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践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的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
3.2.4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员及工作职责
农服中心: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抗旱救灾预案,组织协调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编制和实施防洪规划。
党(政)办:负责防汛抗旱的协调工作。
卫生院:负责组织调配急救队伍、抢救负责负伤抢险人员和灾民,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性流行,及时检查、监测饮用水源、食品等。
民政办:负责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外援物资的接收及分发工作。
人武部:根据汛情需要,执行国家赋予的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负责协调民兵预备役和应急抢险队人员抢修病险工程,及时疏散营救受灾群众,撤离转移物资。执行重要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指令和完成突发性抢险救灾任务。
……
3.2.5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
各有防汛任务的水利工程单位及涉水建设的工程管理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明确防汛安全责任人、防汛重点和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制订防汛应急预案,报办事处审查,由水利局批准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监督实施。
3.2.6应急联动机制
预测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旱灾害时,根据街道办事处的指示,防汛抗旱指挥小组统一协调,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分级启动预案,立即做出应急联动响应。根据应急抢险需要,由办应急办申请区武装部协调驻万部队以及其余驻合单位。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迅速形成应急处置合力,办事处相关部门要为部队抢险救援工作提供物资器材等保障。
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均应根据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需要,积极提供有利条件,配合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在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4.预防、预测、预案
4.1预防
4.1.1坚持预防为主。根据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培训演练,汛期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隐患区域进行检查。在汛期和气候条件恶劣时段,按照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加强洪旱灾害趋势会商,做好安全防御工作,强化排查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避免和减少洪旱灾害损失。
4.1.2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
……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抗旱的日常管理工作。
4.2信息监测运行机制
4.2.1当接到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及时通知村居委会和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重大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为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4.2.2堤防工程信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时监测工程的工情、险情,并分别向办事处和区防洪办及有关单位报告。
(1)汛期各水利工程单位应加强工程巡查,并将水情及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上报办事处和区防洪办。
(2)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遇险情迅速组织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向可能淹没的区域发出预警信息。同时上报办事处和区防洪办,并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通讯联络方式、除险情况。
4.2.3水库工程信息
(1)在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对大坝、溢洪道、输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加强监测,并按照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调度水源,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2)当水库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单位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内向下游地区发出预警信息,并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当地政府和区防洪办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群众转移撤离情况,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通讯联络方式、除险情况,以进一步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2.4洪涝灾情信息
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人民的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损失情况。
……
&
4.3接警与预警
汛期,区防洪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42724524,传真42730292,42739630;XX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42672156,传真42672130。
4.3.1预警内容
预警内容主要包括江河洪水预警,暴雨天气预报预警,山洪灾害预警,干旱灾害预警,供水危机预警,水库及山平塘垮坝预警,泥石流滑坡预警等。
(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所,相关行政责任人和各级值班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暴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2)当上游水位信息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
(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4)水库及山坪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3.2预警发布的程序
&
(2)水利工程险情等级及预警级别划分。按照水利工程险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下游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将水利工程险情级别和应急处置级别划分为以下四级:
特大险情——特别严重(Ⅰ级)
重大险情——严重(Ⅱ级)
较大险情——较重(Ⅲ级)
一般险情——一般(Ⅳ级)
(3)干旱预警级别划分。按照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程度,参照国家抗旱预案关于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将干旱预警和应急处置级别划分为四级:
特大干旱——特别严重(Ⅰ级)
严重干旱——严重(Ⅱ级)
中度干旱——较重(Ⅲ级)
轻度干旱——一般(Ⅳ级)
4.4.2预警发布程序。区——镇(街)——村(社区)——组——户,出现紧急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发布工作。
街道办事处在获悉严重、特别严重洪旱灾害预警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立即作出应急响应,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人员立即到位,做好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准备。采取有效措施,紧急疏散转移群众,并对危险源、灾害点迅速加以处置。
5.应急响应
5.1分级响应
5.1.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抗洪抗旱队伍、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准备。
(1)进入汛期,各村、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
(2)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按照统一部置和职责分工,及时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3)洪水发生后,街道办事处向区政府和区防洪办报告情况,任何个人发现堤防、水库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干旱灾害发生后,由村、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抗旱救灾工作。
(4)因水旱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等次生灾害,街道办事处组织有关单位合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区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5.1.2水利工程险情应急响应措施
(1)当出现堤防决口、水库溃坝前期征兆等水利工程险情时,对水利工程各薄弱部位安排专人检查,全面巡查水利工程构(建)筑物,监测工程周围山体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情况,街道办防汛抗旱小组迅速调集人力、物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并及时向下游发出警报,并立即报告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2)水利工程险情的应急处理。按照管理权限,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街道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负责。首先迅速组织受影响群众转移,对已发险情部位全力采取除险加固措施,控制险情,24小时巡查险工险段,确保不发生灾害事故。并视情况抢筑第二道防线,控制洪水影响范围,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5.1.3干旱灾害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我办实际情况,按特大、严重、中度、轻度四个干旱等级,以及城镇供水危机,制订抗旱应急措施。办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负责抗旱工作。
5.1.3.1特大干旱——(Ⅰ级)
&
(8)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灾情核查、卫生防疫、治安防范、交通保障、宣传报道、社会救助、灾后重建等工作。
5.1.3.2严重干旱——(Ⅱ级)
(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加强对旱情收集和分析,随时掌握旱情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情况。
(2)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抗旱工作会商。研究部署本镇(街)的抗旱救灾工作。
(3)启动抗旱应急预案,重要部位应急供水方案,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
(4)各单位按职能职责做好抗旱的各项工作。
(5)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抗旱物资。
(6)做好抗旱工作的全面宣传。
5.1.3.3中度干旱——(Ⅲ级)
(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实时掌握旱情发生和变化情况,定期分析旱情情况,根据旱情发展趋势研究部署抗旱工作。
(2)各单位做好抗旱准备工作,并将情况及时上报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3)各水利工程单位密切注视水量变化,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管理工作。
5.1.3.4轻度干旱——(Ⅳ级)
(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实时掌握旱情发生和变化情况,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做好抗旱的准备工作。
(2)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管理工作,搞好蓄水保水工作。
5.1.3.5供水危机
当发生供水危机时,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加强对场镇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严格实施应急限水,合理调配有限水源。加强供水水质的监测,最大程度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用水安全。
5.2信息处理
5.2.1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和处理,应做到快速 、准确,详实,重要信息立即上报,因宏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细情况。
5.2.2属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按分管权限,分别报送本级防汛抗旱机构值班室负责处理。凡因灾情有较重,按分级管理权限一时难以处理需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经本级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可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值班室上报。
5.2.3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用和发布的水旱灾害等信息,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5.2.4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接到特别重大、重大汛情、旱情、灾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街道办事处,并及时做好续报工作。
5.2.5特别重大、重大洪水灾害发生后,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及时上报区政府和有关部门。
5.3指挥和协调
5.3.1全办防汛抗旱工作,由办事处统一组织领导,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5.3.2当出现水旱灾害后,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机构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研究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灾害发展情况信息。
5.3.3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照处置程序,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5.3.4发生重大水旱灾害后,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派出由相关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工作组,完成现场的抢险救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现场监控、人员疏散、安全保护、社会动员、灾害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5.3.5检测与后果评估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后,报请区防洪办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对灾害发生的成因、灾情、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对灾情和应急措施进行评估。形成书面报告送市防汛指挥部。
5.3.6行政问责和法律责任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旱灾害时,有关负责人如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追究责任。
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必须依法进行。
5.3.7应急结束与恢复重建
5.3.7.1按照汛情旱情信息发布原则,当水旱灾害已经结束,极度缺水得到有效控制或干旱等级降低后,由原宣布启动紧急防汛期或紧急抗旱期的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5.3.7.2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抗旱期规定、征用、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赔)偿。
5.3.7.3应急处置结束后,及偶尔到办事处负责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并请求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灾害恢复重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后期处置
6.1后期处置及基础工作
水旱灾害发生后,对需要转移安置的受灾人员,由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转移安置人员临时生活住所和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保证灾区社会稳定。对转移安置人员所征用、耗费的物资和支出的劳务费用,由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落实解决。卫生院要定期对灾区进行消毒,防止洪水过后大规模的疫情暴发。民政办要及时统计受灾情况,对受灾严重的困难群众要给予救助。
6.2社会救助
水旱灾害发生后,对社会、个人捐赠的救灾款物,按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统筹平衡,统一分配。
6.3保险理赔
灾害发生后,街道办事处及时协调有关保障公司提前介入,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做好参保理赔工作。
7.保障措施
7.1通信保障
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加强当地通信管理部门的协调,按照防汛抗旱的实际需要,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信畅通。
7.2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7.2.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抢险救灾应急需要,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必备物资。
7.2.2因应急抢险救援需要,依法征用、调用单位和个人所有的交通工具、设施及工程抢险装备和物资。
7.2.3对重点险工险段或易出险水利工程,应提前编制应急抢险预案。
7.3应急队伍保障
7.3.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旱的义务,民兵预备役是抢救救援的骨干力量。
7.3.2各村、社区成立抢险救灾队伍,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域的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任务,街道办成立不少于50人的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的专业队伍。必要时请上一级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工作。
7.3.3有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任务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成立防汛抢险队。负责承担巡堤查险、防洪工程设施启闭,简单险情隐患和抗旱救灾任务。
7.3.4充分发挥场镇社区、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组建具备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成年人志愿队伍,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7.4交通运输保障
根据防洪抢险抗旱救灾的需要,调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运输工具和人力,保证一旦有事,能够及时安全地将人员输送到指定的地点。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7.5医疗卫生保障
水旱灾害发生后卫生院做好灾区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
7.6治安保障
洪旱灾害发生后,现场保卫工作由派出所负责,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7.7物资保障
根据防洪抢险和抗旱救灾的需要,镇人民政府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储备一定数量的铁丝、编织袋、锄头、木料、探照灯、充电式应急灯、救生衣、油料和砂石等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物资。
7.8经费保障
根据防洪抢险和抗旱救灾的需要,财政所做好应急资金准备,保证抢险救灾需要。
7.9社会动员保障
防汛抗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抗旱的责任。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抢险、抗旱救灾工作的义务。在紧急防汛抗旱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全力投入防汛抗旱救灾。
7.10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发生水旱灾害时,街道办事处临时确定若干避难场所,任何单位及人员不得拒绝。
7.10.1各水库出险时紧急避难场所《见水库防洪预案》
7.10.2利泽场镇、内口场镇紧急避难场所《见场镇防洪预案》
7.10.3沿江村、社避难场所:
金钟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青岗山、小高坡及各社原集体保管室、向育山梁子和村小学处。责任人:陈恪茂、周鉴
犁头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回龙寺、煤站、十八梯、茅店子处。责任人:邓世伦、王华菊
黄坡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小关山、大关山、斗蓬山青岗山和各社保管室处。责任人:杨维银、蒋福川
牌湾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水井湾、内口茧站、清凉寨、牛项颈处。责任人:李中彬、肖勇
龙骨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塘庙小学和集体保管室。责任人:熊光伦、苏尚琼
竹山村沿江低畦社和院坝转移至白庙子处。责任人:王源春
7.11技术储备保障
……
8.3演习
8.3.1防汛应急演习: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抢险实战演习,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演习进行指导。
8.3.2抗旱应急演习: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实施抗旱应急演习,演习地点主要安排在易旱缺水地区、演习的内容要针对抗旱应急工作组织、各种抗旱资源的调配。
8.3.3应急演习包括演习准备,演习实施和演习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掌握相关技能,了解应急机制和管理体制,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检验应急处置能力,总结经验教训。
9.附则
9.1预案管理
9.1.1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每年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9.1.2本预案由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编制并负责解释,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后实施。
10.本预案相关术语和概念解释
10.1暴雨:水文气象规定按24小时内降水强度划分的暴雨等级量:暴雨(50-100mm)、大暴雨(100-200mm)、特大暴雨(大于200mm)。
10.1.1一般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5-10年一遇的洪水。
10.1.2较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10-20年一遇的洪水。
10.1.3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
10.1.4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
10.1.5紧急防汛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当江河洪水、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10.1.6抗旱预案: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和抗旱能力下,针对不同等级、干旱程度而预先制定的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决策的依据。
10.1.7轻度干旱:受旱区域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员占所在地人口比例20%以下。
10.1.8中度干旱:受旱区域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1%—5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员占所在地人口比例达21%—40%。
10.1.9严重干旱:受旱区域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51%—8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员占所在地人口比例达41%—60%。
10.1.10特大干旱:受旱区域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员占所在地人口比例高于60%。
2022年6月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