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文秘写作网!

其他公文

  B10072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
2023-10-02 07:45:28         0  加入收藏    阅读本文需要支付:70.00

  B10072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


  吴咲呓全14113字70片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成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XX县实现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XX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三、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目标任务。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提出的乡村振兴三个阶段目标,XX县实施乡村振兴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等基础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创新水平高、农业质量效益好、三次产业融合深、服务体系建设优、农村生态环境美、乡村善治文化兴、职业农民队伍强的农业强县。乡村产业全面升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速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培育“XX产”“XX造”品牌并大幅提升知名度,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基本构建,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效。乡村更加生态宜居,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整体构建,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合理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全面建成生态宜居的幸福美丽新村。乡风文明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本形成。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增强,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现代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生活富裕美好,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


  显著缩小。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全面建成农业强县,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共建共享。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政府统筹,落实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要素投入、强化服务等责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坚持优先发展、城乡融合。……


  ——坚持主体地位、合作发展。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做好公共服务,协调


  利益分配,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


  ——坚持全面振兴、分类施策。……注重协同性、关联性,实现“五路共进,全域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二、产业兴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提质升级。


  4.推进“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根据XX县的优势农业资源,建立以XX、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现从种子资源培育,现代科技化种养殖,产品初、精深加工,品牌认证,产销平台建设到文旅康养等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尤其重视农产品附加值高的环节,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分工,实现产镇、产村的同步发展和村镇融合,打造全产业带动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域。围绕“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产业链条,在不同环节培育龙头(企业或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产业园区),以“精细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市场化”为要求,促进农业产业本身提质升级,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推进品牌建设,实现科技质量强农。……


  6.提升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优化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连片耕种。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示范作用明显、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加强和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大力推动与相关组织、单位等的衔接对接(农业+园区、农业+社区、农业+公司、农业+机关单位等),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7.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文旅新业态。挖掘农村、农业多种功能和价值,大力发展乡村体验产业,推进与旅游、文化、康养、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农业+”产业融合体系。加强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支持利用乡村闲置民房建设特色酒店和民宿,打造具有区域知名度的乡村度假目的地。


  三、生态提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要坚守生态环境底线,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经济与宜居的三重奏。


  8.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立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9.实现生态宜居乡村与幸福美丽新村一体建设。建立生态宜居乡村指标体系。……到2025年,全县80%的行政村建成可持续发展幸福美丽新村。


  四、文化兴农,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挖掘提升XX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乡村振兴强大精神力量。


  10.建强用好“乡村振兴讲习所”。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以综改区“乡村振兴讲习所”为引领,实现全县行政村(社区)“乡村振兴讲习所”高标准、全覆盖。坚持党组织重点抓、宣传部门具体抓、各方配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使其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引领社会新风尚、展示基层干部群众新风貌的重要平台。


  11.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好用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等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巩固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成果,建设县乡村应急广播平台,用好乡镇电影院,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开展文化扶贫行动,抓好精神扶贫各项任务落实。加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12.建立农村文化繁荣机制。建立一套管好用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机制,……建中踩高跷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切实提升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要建立农村文化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健康、积极和科学。


  13.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和卫生村的创建工作。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理念。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活动和好人好事评选,大力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14.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和农业的二三产文化融合发展。盘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和农产品,挖掘文化和农产品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与二产、三产进行对接,扶持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一二三产融合企业,特别是文旅和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XX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一批集农业工业旅游、农业文化创意、生态饮食体验、特色食材交易和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推出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创意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优秀品牌走出去。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强村志村史编撰整理,建设优秀乡村文化生产性示范保护项目,打造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


  五、治理有效,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5.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思想建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6.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新模式。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稳妥推进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在村民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形式的自治组织载体。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与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精准对接。在城乡结合部等“人口倒挂”较为突出的地方,完善非户籍人口参与当地社区治理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化服务管理,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组织开展互助服务,探索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居民自治服务管理机制。


  17.深入推行依法治村。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法律七进”,加强农村普法宣传,……严厉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一村一警务助理”制度,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开展农村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持续开展“六无”平安村创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18.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把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倡导科学精神,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新风行动,抵制封建迷信。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和道德评议机制,成立道德评议会,开办道德·法治讲堂、道德评议堂、文化礼堂等,开展德孝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等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进农村传统文化、家风文化、民风文化百花齐放。县建立乡贤信息库,乡镇成立乡贤联谊会,村社设立乡贤参事会,明确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职责和方式。全面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20—2025年)》,推进乡村诚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19.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


  20.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扩权强镇、富民兴村和依法下放、能放就放的原则,依法依规赋予乡镇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构建功能完善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加快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统筹乡村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治理、维护辖区平安的能力。依法厘清乡镇和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边界和事权划分,建立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村级事务统一归口管理、审核准入制度。建立稳定、便捷、畅通的民情上达新通道,形成覆盖县、乡、村的民情收集网络。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推行“马上办”“就近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行政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评价体系和结果公开办法,建立严格规范的治理责任考评和追责机制。


  六、脱贫富民,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生活富裕是根本。坚持以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为主线,超前谋划强村富民行动,促进脱贫攻坚与富民增收、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积极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缩小城乡差距,统筹解决城乡均衡融合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重大问题,让全体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1.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县贫困村大部分集中于远离县城、中心镇的边缘区域,……加强就业扶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坚决惩治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22.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围绕“3+2”农业主导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因地制宜发展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实施农民创新创业行动、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抓好农业农村精准招商,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办好职业院校,实施技工院校帮扶乡村计划,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支持返乡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巩固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成果,开展返乡农民工初创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提升培训,加强基层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优惠政策享受等“一站式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责任制。


  23.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平等化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


  24.建立乡村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机制。发展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会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方便农村居民就近就医。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和健康村镇建设试点。


  25.构建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人员基础信息台账,组织开展摸底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建立“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建立以维护合法权益为主的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专业化服务。健全基层组织关爱服务制度机制,扩大“童伴计划”实施覆盖面,鼓励村妇女主任、心理咨询专职教师、社会志愿者等群体为留守人员提供专兼职服务。健全乡镇养老机制,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基于农业的二三产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解决“三留守”问题。


  26.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坚持以水


  利、道路、农村能源和通信为重点,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鲁班、……。加快农业生产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太阳能利用、风力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使用生物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推动天然气向农村覆盖。借力网络村村通,全面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27.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100%。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切实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力量,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探索并逐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发展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实施农村学校信息化工程,推动学区内优质学校辐射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乡土文化、生态环保、道德法制等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七、制度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疏通要素流通渠道,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8.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性房屋试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9.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鼓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建立乡村振兴基金,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全涉农担保体系,便利“三农”融资。


  3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确方向,……项目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探索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八、培育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问题。把人力资本开


  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提高人才服务保障能力,集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31.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要求,加快培育现代农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初、中、高三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支持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32.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将……


  33.推进农村其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政策激励和机制创新,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电商人才培育行动。开展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试点,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鼓励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海外侨胞、外出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实施“夕阳红”示范工程,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九、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机制


  聚焦城乡均衡融合发展,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方面、全过程。


  34.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乡村振兴。建立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35.强化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编制实施《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5年)》。……


  36.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保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村组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用地,仍按原地类管理,不办理转用审批手续。


  37.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逐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总量与比例,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入乡村振兴。


  38.强化舆论宣传。讲好乡村振兴的XX故事,宣传各级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丰富实践,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凝聚形成推动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促进乡村振兴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理论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尽可能科学化的方案。


  39.强化督查考核。……。


  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XX“三农”工作新篇章!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首页讲话发言心得体会生活会材料报告汇报计划方案微型党课征文演讲事迹通讯论文其他公文关于我们
文秘写作网-下载公文,下载范文,党课,生活会发言
Copyleft © 2021 文秘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