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2646 领导干部政治画像自11-13
- C2649 关于创建双拥模范城11-13
- C2648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11-13
- C2645 关于开展D的建设考11-13
- C2640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11-13
- C2636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11-12
- C2634 乡村振兴情况汇报11-12
- C2629 领导干部现实表现材11-11
- C2626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情11-11
- C262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11-11
热点排行
- 合集-复工复产讲话稿报告03-18
- A3947 2020肺炎疫情期间入05-12
- A3568 2019年第四季度思想04-14
- A3718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04-24
- A3567 2019年第三季度思想04-14
- A3793 入党积极分子一季度04-27
- H314意识形态责任制总结自12-13
- A3831 入党思想汇报五(学04-30
- 思想汇报合集H174四个季度10-14
- A3566 第二季度思想汇报04-14
汇报材料
C2237 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汇报
吴咲呓 全文4837字 25片
问:县域经济对于乡村振兴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答:县域经济是经济学范畴,狭义理解就是县域内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统称。从城乡发展的关系来看,县城是县域的中心,是各乡镇、农村之间的“联结者”,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处和联结点。乡村振兴需要城镇带动,城镇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牵引、辐射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过程。通过发展县城经济,发挥聚集资源、合理配置等优势,既能够加快推动县城发展红利流向乡镇、农村,又能够加大县城吸引和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实施。
从乡村振兴的动力来看,无论是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还是“五个振兴”要求,产业始终是关键、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绝大部分乡村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差,难以发展规模较大、技术较新的产业,难以配套形成稳定性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因此乡村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县域经济大环境,围绕县域经济产业总规,发展产业链长、配套完善、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向先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加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生活富裕。......
可以说县域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
以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超大城市城市病凸显而中小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效率,也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是以城镇化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农业规模经营。较之于大城市,县城的准入门槛(如房价与生活成本)较低,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地。县城与田野乡村紧密相连,不仅可以避免人口远距离迁徙的社会文化风险,而且能够在农忙时期兼顾务农与务工两类活动,从而有效降低农地被弃耕和抛荒的可能性,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就近转移有助于农民企业家的生成,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小农户融入分工经济并推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二是以城镇化改善生产要素流动、土地资源利用。......
三是以城镇化聚集人力资本,转型升级乡村经济业态。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出充分的就业岗位,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工作,避免优质劳动力资源的外流。对具有务工偏好的劳动力而言,县城工作既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享受城镇生活的便捷性与舒适感,也可以兼顾家庭责任,如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县域发展在保障农民生计可持续、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还可能激励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主体发现县乡两级潜在的投资机会,继而有效组织各类资源促进农业服务业以及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农业在产品与要素供给功能之外,促进人文、生态、休闲、康养等多元价值的开发及产业化,有利于农民获得功能性增收。
问: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对乡村振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结合XX县情分析来谈这个问题。......
问:县域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有哪些可行的现实路径?
答:县域强则乡村兴。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区划型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融合共进的最佳桥梁,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必然接点,其发展的方略模式和效果效益,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直接现实性。因此,在县域经济视域下找到全方位振兴乡村的支撑基础,进而探寻其现实路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础性支撑: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有配套的产业链和服务来带动支撑,这就要求,在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要深入实施质量战略,以创新驱动补链强链,充分释放对乡村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提升县域产业辐射力,走红利共享之路。县域经济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和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培植县域主导产业,壮大县域优势产业,通过提升县域产业的规模和层级,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助推现代农业产业的兴起,逐步将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的红利流向乡镇、村社、农民。......
关键性支撑:培育县域高素质人才 搭建乡村振兴的新舞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是人力资源,但受限于我国农村土地少、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和大多数乡村地区薄弱的生态承载能力,再加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成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呢?一方面,要抓住我国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坚持“并联式”叠加发展,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支撑。当前,发挥县域城镇化的功能和作用,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把人在县域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落实好,以此为着力点破解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等现实问题,将县域承接外来人才和接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提升到一个高的层级。......
持续性支撑:县域环境最优化营造培植乡村振兴的新土壤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塑造县域整体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节奏,大力夯实基础环境,辅之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与乡村发展实际无缝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拓广阔的天地。
一是优化政治生态。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重点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以农村党建为引领,以规范村级权利运行机制为切入口,以党建聚合发展之力,以党风促进乡风之变,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村级治理新体系,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乃至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普遍且深远的现实意义。......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 上一篇:C2236 乡村振兴情况汇报
- 下一篇:C2241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