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4340 抓落实必须讲方法心08-20
- C4339勤俭节约心得体会08-20
- C4338 年轻干部心得体会08-20
- C4337 民族精神心得体会08-20
- C4336 领导干部八项规定学08-20
- C4334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08-20
- C4331家国情怀心得体会08-17
- C4328 公务员遴选心得体会08-17
- C4327 干事创业精气神心得08-17
- C4326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08-17
热点排行
- A5860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11-10
- 合集20篇H220坚持政治建警10-08
- B1438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11-21
- A187精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08-23
- H268合集<习近平谈治国理10-08
- 免费注册会员+自助下载范10-10
- A7425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04-02
- A4378思想汇报汇编5篇06-21
- A6011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11-23
- A5337“坚持政治建警 全面09-12
体会发言
C3948底线思维心得体会
吴咲呓 全文1697字 10片
底线仅仅是底线思维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只能告诉人们底线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有着更丰富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出了底线思维的三层含义:第一,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起点在于凡事要从坏处准备。从坏处准备,首先要搞清楚有哪些坏处,这需要对一件事、一种行为所处的方位做出明确的判断,运用矛盾分析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坏结果。第二,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目的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维方法,从坏处准备也不是要守着底线过日子。底线思维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要追求最好的结果。第三,打通最好与最坏之间的桥梁是坚守底线,做到有备无患,赢得主动权。底线思维蕴含着积极有为的态度,要求人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推动目标尽快实现。
运用底线思维,首在确定方位,从坏处准备。顾名思义,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抓手的思维方式。底线是一件事情、一种行为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从善演变为恶的分界线。以底线为抓手就是要抓住这条分界线,筑牢防范体系,阻止最坏的情形发生,解除后顾之忧。《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准备,充分估计一件事情可能引起的最坏的结果,严防死守,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最终成就事业。
从坏处准备,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居安思危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但愿主公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