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文秘写作网!

领导讲话

区委书记讲话:奋力创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崇明传奇
2019-07-18 19:44:11         1  加入收藏

  自201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决策部署以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靶向作战,在生态发展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坚定前行,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成效。我们的生态颜值越来越高,生态效应越来越凸显,生态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态岛越来越令人向往。这些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举全市之力的倾力支持,得益于崇明撤县设区所带来的同城发展效应,得益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所形成的品牌集聚效应,得益于崇明历届四套班子的接续努力、奋斗积淀,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抢抓机遇、奋勇拼搏。2017年,我们就“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应该怎么看”的问题进行专题务虚,开展全区范围内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道路的思想自觉。2018年,我们就“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应该怎么干”的问题进行专题务虚,激励大家勇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不懈奋斗者,形成了深入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行动自觉。当前,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新挑战。区委决定本次全会重点围绕“建成什么样的世界级生态岛”的问题,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思想务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蓝图的再认识再描绘再明确,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号召全区上下朝着世界级生态岛目标加速奔跑。经过区委常委会研究,结合刚刚闭幕的市委全会精神,我们决定将区委全会的主题确定为“奋力创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崇明传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决扛起创造传奇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新时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迎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期,对崇明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换道超越的新时期。2017年,我们将全区思想统一到“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崇明唯一的科学选择”上来,提出走“换道前行”之路,经过努力,我们生态发展的底蕴和底气不断增强,在2018年底提出了“换道超越”的新要求。通过对近几年一系列数字的对比,也充分印证了生态岛建设昂扬向上的发展轨迹。2014年我们的企业数是5万家,去年是18万家,五年内翻了3.6倍。2014年我们的税收收入是105.1亿元,去年是260.5亿元,五年内翻了2.5倍。2014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是97.8亿元,去年是256.4亿元,五年内翻了2.6倍。在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市稳增长任务特别艰巨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崇明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局面,这是生态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证明书”,也是我们迈入换道超越新时期的“信号弹”。在这个时代主题下,我们这代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高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奋力创造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风、逐生态之梦的崇明传奇。

  (一)创造传奇,我们有使命召唤

  生态是崇明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和最具竞争力的宝贵财富。坚持生态立岛、生态兴岛,尽快走出一条独具崇明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是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担当和承诺,是我们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使命和愿景。

  创造传奇是我们努力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案例”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崇明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从更高的站位、用更宽的视野、以更大的格局推进生态岛建设事业,努力探索更高质量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行,从而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是崇明在实践中必须走出走好的创新路。

  创造传奇是我们当好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标杆与典范的必答之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调研长江流域保护工作,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保护提出要求。他反复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担负重要作用。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大通道交汇的中枢,居于长三角的“龙口”位置。地理位置、生态价值和功能定位的高度融合,决定了争当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标杆与典范是崇明的历史使命和大局担当。面对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深耕厚植自身生态基底,不断构筑生态发展战略优势,努力成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要依托上海,联通长江流域广大腹地,深入推广生态治理保护经验,推动区域联动和协同治理,共同保护好母亲河的“一江清水”,从根本上解答好如何做“标杆”“典范”这个重大命题。

  创造传奇是我们成为全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必行之举。当前,全市正在全力以赴落实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努力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打响“四大品牌”等为抓手,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新时代下,上海更加重视绿色发展,提出要“成为引领国际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标杆”的目标,并要求崇明锚固生态基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李强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崇明作为上海最核心的生态功能区,拥有全市最优质的生态资源本底和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上海的绿、上海的水、上海的风向、上海的自然脉搏”,是上海生态安全的“屏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应承担起引领上海绿色生态发展、体现上海生态建设高度、保障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的重要使命。崇明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彰显生态魅力、凸显生态价值,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形成有益探索、提供先进经验,为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作出积极贡献。

  (二)创造传奇,我们有岁月积淀

  多年来,我们在生态发展之路上艰难探索,经历了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上下求索,经历了栉风沐雨的岁月洗礼,终于奠定了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的扎实根基。

  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思想之舵”,增强了生态发展定力。始终把生态立岛作为面向未来、赢得机遇的唯一科学选择,牢牢记在心里,紧紧抓在手上,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统老路所惑,坚决守住水土林气等安全屏障,坚决抑制和克服一切偏离生态岛建设方向的发展冲动。正是长期以来对生态立岛、生态兴岛的深深信仰、执着坚守,从而确保了生态岛建设事业这艘巨轮始终航向不偏、满舵前行。

  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定向之旗”,增强了生态发展毅力。始终紧紧咬住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目标不松口,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吃生态饭,既不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轻言放弃,也不为一时的进步和成功而沾沾自喜,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一张蓝图干到底,以心无旁骛的专注、中流击水的勇气、滴水穿石的韧劲、翻山越岭的刚毅,攻坚克难、坚定前行,从而在生态岛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铿锵有力的足音、勇毅果敢的身影。

  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创造之源”,增强了生态发展活力。始终坚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大力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把全生态理念深度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坚决破除“生态好是好,就是吃不饱”等伪命题,牢牢把握“四个论英雄”的发展内涵,深挖生态潜能、激发生态活力、放大生态效应,从而推动形成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文明不断彰显的良好局面。

  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奋斗之桨”,增强了生态发展动力。坚持以大学习大交流推动学懂弄通做实,以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入脑入心入魂,用一项项扎实举措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岛建设中落细落小落实。广大干部在学习践行中,不断燃起激情和斗志,增强驾驭生态岛建设的能力和本领。各级党组织潜心把抓好党建服务大局作为主责主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投身生态岛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有力营造了人人勇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懈奋斗者的社会好氛围。

  (三)创造传奇,我们有时代赋能

  历史的发展,总会在一些关键节点焕发出独特的光芒。今天,厚积薄发的崇明欣逢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的发展路径、强劲的发展动力,已经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浩浩汤汤、澎湃前行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我们有千载难逢的“崇明机遇”,催生了创造的“时”与“势”。从外部发展环境看,进入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提档加速、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都给崇明发展注入了无限动能。从内部发展环境看,我们将有更大的交通格局,推动崇明由“孤岛”到“岛桥”,并向“桥链”结构快步迈进。轨道交通崇明线今年开工建设,崇明没有轨交进岛的历史将彻底终结;北沿江高铁和上海第三机场也在积极规划中,宏大交通梦想就在前方。同时,我们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一系列重大机遇叠加放大,造就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新时势,必将给崇明发展架起更宽的“高速路”、点燃更强的“加速器”。

  我们有星火燎原的“崇明模式”,开辟了创造的“路”与“径”。自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始终向生态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以生态、生产、生活等“三生”领域为突破口,构筑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工作亮点。在生态领域,我们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集成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方案,领全市之先。在生产领域,我们以良田招商为抓手,以开心农场为载体,以“两无化”大米为切口,使“好环境的地方一定有好产品”“好风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逐步化为现实。在生活领域,我们正在推进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也引起各方关注热议,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7280”崇明模式。这些模式由点到线、由线及网、由网成面,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这些点上的突破不仅为全市面上的推广积累了可复制经验,更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纵深发展积累了规律性的“方法论”和“操作书”。

  我们有令人感佩的“崇明精神”,凝聚了创造的“力”与“气”。崇明是一个拥有1400年历史的河口之岛,世代崇明人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繁衍生息、艰苦奋斗、变革发展,既创造了战天斗地、沧桑巨变的丰厚历史,更铸就了“崇德明礼、开放包容、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崇明精神。今天,这份根植基因、融于血脉的精神,已渗透到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冲锋号角”,成为推动生态岛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的“激昂战歌”。正是崇德明礼的文化基因,使崇明创造了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信友善的营商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正是开放包容的内在品质,使生态岛建设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凝聚了更多的“同行者”、拓展了更广的“朋友圈”。正是开拓创新的价值追求,使崇明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绿色发展道路上一往无前、勇立潮头。正是追求卓越的行事准则,使崇明凭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雄心和“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在提升世界级生态岛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前行。历久弥新的崇明精神,是我们的财富与骄傲,是我们怀揣梦想、勇攀高峰的坚实底气,是我们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的不竭力量。

  二、奋力创造崇明的美丽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新起点,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岛上还有近70万老百姓在生产生活,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永恒主题,必须始终把握世界级生态岛“综合性、开放性、循环性、引领性”的基本特征,全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发展的相得益彰,更好地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逻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就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们正处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阶段,大家要深刻理解好“就是”两个字的内涵,这是我们领会好发展阶段论的关键。“就是”,不是简单的等于的关系,而是动态递进、辩证转化的过程,要求我们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整体协调推进,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关于保护与发展这个命题,大家可以简单做个组合,就是生态保护的“好”与“坏”和经济增长的“快”与“慢”之间大致可以有4种组合,即“又好又快”“好而不快”“快而不好”“不快又不好”。当今世界,完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还不多见。在去年底召开的一届区委六次全会上,我们提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到了应当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当前的崇明已经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和势能,今日今时的崇明已经有底气向世界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我们逐渐找到了一条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之路。站位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深切感受到,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奋勇争先、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崇明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已成为我们当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我们深入总结多年来生态岛建设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崇明绿色发展、换道超越的内在需求,从崇明地处长三角C位的独特区位优势出发,提出要把崇明建设成为长三角的“中央公园”。在这个“中央公园”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深度交融,城市快节奏与乡村慢生活交相辉映,城市记忆与农耕乡愁山鸣谷应,它展现的就是我们梦想中的世界级生态岛模样,绘就的就是独具生态特色的崇明版“富春山居图”,蕴含的正是我们奋力创造崇明传奇的时代特质。

  (一)打造生态环境标杆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必须聚焦水土林气等关键领域,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写好生态环境保护这篇大文章,认真解答好李强书记提出的“衡量生态环境好不好,就是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的问题。水的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出去的水不差于进来的水”。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水”核心意识,准确把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问题,按照“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河长治水”的要求,坚持水岸联动、系统治理,在沟通水系、科学调水、长效管理上狠下功夫,奋力打造全市最好水环境。土的方面,我们的目标是“让全区每一块土地都成为生产的沃土、生活的净土”。就是要树立持久抓、抓持久的强烈意识,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监管、农用地分类管理、土壤修复、轮作休耕等工作,确保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我们生产出最优质的农产品、营造最优良的人居环境打下坚实基础。林的方面,我们的目标是“种出好风景”。就是不能为了种树而种树,而要推动思想观念从单纯“增绿造林”向“种风景”转变,在发挥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实现叠加景观、休闲和公园等功能,不断丰富林地建设的内涵和效益。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镇一树种、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公园”,让林地成为我们独特的发展资源。大家要坚信,种树也是一种生产力,种树就是发展生产力,只要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必有成效。气的方面,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长三角的天然氧吧”。就是要让“崇明蓝”成为我们世界级生态岛的一张闪亮“名片”,成为崇明生态发展的“卖点”,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纷至沓来。当前,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聚焦扬尘、工业废气、流动源污染等治理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总之,水土林气都是生命之源,只有整体都好了,形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的芦苇、候鸟、螃蜞、中华鲟等动植物资源才会更加丰富多样,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意义才会更加彰显。我们必须牢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崇明、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打造生态空间共享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放眼未来,美丽和谐、端庄大气、魅力四射的世界级生态岛,应该是一个集聚各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生态空间共享之地。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打造弹性生态空间。建设世界级生态岛,需要大视野谋划、大力度推进,需要大空间承载、大格局支撑。崇明的发展必须更多地去算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整体账、发展账,放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背景下去站位和思考,放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打造收放自如的生态大空间大格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崇明三岛具有相对独立性,必须将土地利用、生态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进行系统规划部署,实现一张蓝图、一体建设。第二,构建科学的城乡规划。崇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城乡。在目标方向上,我们要严守“三管控一留白”,即建设用地总量只减不增、常住人口控制在70万以内、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和横沙岛等生态功能核心区留白。我们要注重空间布局协调、城乡建设平衡,推动人居等形态从相对分散走向相对集中,实现生态、城镇、乡村的融合发展。在实施路径上,我们要重塑城乡空间结构,积极引进更多世界级选手,重新构筑城乡的居住空间结构体系,实现新时代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现在首要的是紧紧抓住全市大力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有利契机,全力推进农民居住区的整合优化,推动乡村的空间布局进行一场悄悄的革命性变化。第三,强化区域生态的共建共治。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得我们在区域合作交融中可以更好地汇聚发展力量、厚植发展优势、共享发展成果。我们重点要突出“三个协同”。突出生态规划协同,以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为出发点,加强与江苏海门、启东等地的规划合作,在已经形成的“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深化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等协作,共同守好“长江门户”的生态屏障;突出生态治理协同,自觉担负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晴雨表”“监测器”的功能,以更大力度实施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突出生态发展协同,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区域生态产业布局,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差异化,打造区域互动发展的新生态门户。

  (三)打造生态经济创新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生态经济就是产生这种变革性的力量,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唯GDP论英雄,把生态作为资源而非发展约束条件,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终极目标,追求的是绿色的、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始终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等总体的稳定平衡,以此达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生态发展的最优化。我们要打造的生态经济有四方面的鲜明特征。第一,生态资产不断增加。打造生态经济创新之地,前提是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生态负债。从2015年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来看,我们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率较低,主要集中在各类污染物、工业废水排放上,总体呈现出持续降低的态势。接下来,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监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减少生态负债、增加生态资产。生态资源具有稀缺性,是有竞争力的,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全市20%的粮食、32%的经济作物与26%的蔬菜瓜果,以及31%的淡水养殖品与26%的海水捕捞量;11项生态调节功能评估指标中7项服务功能超过全市的40%,其中,海岸带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能,超过全市的60%;生态文化功能约占全市30%以上,如何把宝贵的生态资源转变为有价的生态资产,需要我们更多地通过“+生态”的方式,寻求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最优组合,推动生态资产不断增值。比如,我们的乡村公园建设,通过统筹考虑林地建设和人的休闲需求,形成了林、景、人和谐统一的休闲生态系统,不仅满足了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生态资产的不断增值。第二,生态治理经济合理。这是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性追求的是成本投入与价值效益的总量平衡、总体可控。对以生态立身的崇明来说,我们的生态治理需要考虑成本可控、更可持续,如果治理成本的投入超过了资源本身的价值,超出了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就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比如,生活垃圾分类,从理论上讲,当然分类越细越好,回收系统越专业、越健全越好,但专业、健全是有成本的,系统越好、投入越大这是成正比的,但垃圾分类后的资源价值本身是有限的,不计成本必将难以持续。我们必须明白,经济合理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第三,生态资源充分激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明最宝贵的资源,但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的生产力,转化为生态发展的效益,需要我们按照“生态+”的发展要求,推动生态产业化,更多地利用信息化的市场手段、现代化的生态技术,全面激活生态沉睡资源。比如,2015年起我们探索开心农场建设,当时的想法就是通过实施区域规划、风貌设计、整体改造,打造集体验、休闲、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旅结合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我们实施了像香朵开心农场等一批生态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多旅融合产业项目,有力激活了农宅、农地、农业等生产生活要素,真正为市民创造出了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开心生活空间,打造出了具有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重价值的开心经济。第四,生态网链具有极强的韧性和爆发力。生态经济追求的是有生命力、有持续发展力生态系统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它把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增长等每个环节、每个链条整合成有机的系统,在确保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这几年我们的生态建设、生态发展尽管有些还只是星星点点的火花,具有爆发力的点还比较少,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串点成线、以线构链,把生态网链的每个环节做得更优、每个链条衔接得更紧,把整个生态网链打造得更有韧性、更富弹性,就能把整个生态经济打造得更具创新力、更具爆发力、更具竞争力。

  (四)打造生态产业升级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长期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吃生态饭,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产业实现质量变革和绿色升级。面向未来,这依然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制胜之道”。生态现代农业,要树立“世界工厂、智能制造,大田农业、自然生长”发展理念。当前,崇明农业正在悄悄进行一场革命,很多世界级巨头像正大、万科、恒大等,纷纷落户崇明投资高科技农业项目。这说明我们的农业已经从原来的相对自给自足,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转变。我们积极顺应这场大变革,瞄准“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持续努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世界工厂、智能制造,大田农业、自然生长”这16个字。就是说我们的农业生产要运用工业化的思维、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能走工厂化的坚决走工厂生产的路子。我们的大田作物一定要种养结合、自然生长,让我们的大田农业成为优质企业的福利工厂、优质农产品成为优秀员工的福利产品。我们必须加快培育一批“面向市场有竞争力、面向农民有带动力、面向市民有吸引力、面向未来有引领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吸引一批有理念、有担当、有情怀的世界级选手参与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比如,正大集团300万羽蛋鸡全产业链综合体项目,核心区域占地651.5亩,总投资7.8亿元,建成后每天生产鸡蛋240万枚,将占全市品牌鸡蛋市场供应量的30%-40%。再如,由由集团已开工建设的2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投产后,每天可生产40吨优质“两无化”蔬菜。我们有几个基本的理念要把握。第一句话,崇明一定是上海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要为全市农产品的安全、保有量作贡献。原来讲“大市场、大流通”,但非洲猪瘟发生后,大流通似乎不行了,所以一个地方还是要有一定的保有量。第二句话,今天的农业是产业农业,不是以前的补贴农业。大家看看,那些房地产巨头,恒大、碧桂园、万科现在都在投资农业。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三四十年前,那时房地产也不是产业,各个单位都有住宅办或者房管所,全是靠补贴的,但后来变成了一个大产业。我判断,未来农业也是一个大产业,而且可以超过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没有生命力,而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天天都要源源不断地消费。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大农业招商,去年5万亩,今年10万亩,就是要朝着认准的方向去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现代制造业,要坚持向高处走、向绿色调、向蓝色拓。崇明现有海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占到全市的约50%,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十分重要,一定要放到更大的格局中去考虑。市政府和中船集团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估计若干年后在长兴岛会形成千亿元级的规模。我们要依托“世界级”“国家队”,以建设“军民融合示范重镇”为目标,全力配合好、服务好国家战略,切实担负起使命。中船集团去年关闭了崇明岛上的崇南钢结构厂、上海船厂,接下来努力关转华润大东船厂,把相关生产功能全面整合到长兴岛,就是为了促进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坚决支持做大做强海洋装备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同时,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科技的研发类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园区向多功能、高品质生态型科技园区转型,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比如,临港长兴科技园大力引进AI智能智造、生命健康科技等优质企业;长兴产业基地天安智谷科创中心项目,重点引进新材料、大健康、人工智能、海洋装备等研发类企业。因此,生态制造业发展方向很明确,重点区域也很明确,关键就在于怎样提高支持、服务、配套的能力,进一步做高、做强、做大。生态现代服务业,要积极打造长三角新消费的向往之地、发展高地。大家必须看到,新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投资、出口、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同样是消费,原来的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属于传统消费,现在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更高层次的消费,是吃饱喝足之后在体育、旅游、文化、康养等方面的需求。去年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2%,这个就是拉动力,就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记得两年前与大家讨论过,在当前这个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新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时候,崇明是要在不断下降的传统制造业中苦苦挣扎,还是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中去分享增长。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文化、康养等生态现代服务业,应该说,尝到了很好的甜头。现在涉及到这方面的企业,大家都愿意注册到崇明来。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比如,陈家镇的摇滚马拉松,在贤达学院操场上举行的晚会有近3000人参加;明珠湖铁人三项赛,来了大概1500人参赛,其中境外人士有590人,那几天崇西地区的宾馆全部爆满;长兴岛的前小桔创意农场,今年开展了各类亲子活动,累计有5万人参加,潜力不得了。因此,我们探索的方向越来越清晰,品牌的效应也越来越凸显,这些就是“好风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在崇明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牢记每一条清澈的河流、每一块茂密的森林、每一条特色的道路、每一片蓝天白云都是生态发展的宝贵资源,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活动、每一项赛事都可以成为一个个生态发展的“无烟工厂”。我们必须抓牢新消费机遇,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坚定不移走生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道路,积极打造更多的新消费“爆品”“潮品”。现在张家界有个玻璃栈道的“网红爆品”,我就联想到崇明,我们在长江大桥上是不是也能做一个玻璃栈道,单向10公里,来回20公里,在上面跑马拉松、骑自行车,如果这个做出来的话,我想一定会成为中国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之一。因此,大家要去动脑筋,就是崇明一定要有“爆品”,越潮越好。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快推动一批优质生态实体型项目落地,集聚催生更大的聚合效应。比如,我们之前积极推动南门百联万达广场项目落地,百联、建工、万达集团等都很给力,万达集团也表示将力争在明年5月1日前开张营业,就是想让崇明的百姓不出岛就能分享现代城市消费形态。同时,我们还在积极争取几个轨交站点的综合开发项目,加上高铁等一系列项目,未来三到五年崇明将会有超千亿元的、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总之,我们要紧跟产业无界、产业融合的发展潮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产业,把崇明打造成生态产业的最佳功能区、实践区。

  (五)打造生态技术集成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体现着对高品质生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应当充分展示各个领域特别是生态治理、生态发展领域最先进、最硬核的技术成果。一方面,要敢于运用“拿来主义”,把好东西引进来。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充分学习借鉴世界最先进的经验做法、最顶级的科技成果,并因地制宜移植到崇明来示范推广。这里关键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深入了解我们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产业发展的短板和需求,“知彼”就是要装备好“蝙蝠耳”“警犬鼻”“老鹰眼”,深入洞察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顶级的企业,做到明世界之大势、知行业之最新、请发展之大咖,努力把崇明打造成世界生态技术的应用场景集聚地。比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我们吸引中国中车把高铁上的污水处理技术、上海电气把船舶上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拿到崇明来实践。现在,中国最好的4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企业都在崇明同台竞技,大家通过分布式、集装箱式等处理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达标排放。其中,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上海电气在该业务板块的首个大型项目,项目在陈家镇花漂村先行先试成功后迅速形成示范效应,之后该企业接连在四川江油、安徽马鞍山、海南万宁、江苏启东等地拿下了近60亿元的订单,同时还有约60亿元的项目意向。另一方面,对于生态岛建设所需的专用技术,要敢于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需要引进,也需要集成创新。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需要有非常之手段、非常之利器。我们必须紧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内在需求,敢于自主集成创新一批高水平的先进技术,进而复制推广到全市、全国、全世界。比如,在生活湿垃圾处理上,我们充分运用深圳大树等国内湿垃圾处理领先企业的技术,通过政府提要求、企业作改进的方式,不断对湿垃圾生化处理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启动早的乡镇的湿垃圾处理设施已经更新到了第八代,基本实现了湿垃圾不出镇,有的还实现了不出村和小区。陈家镇裕鸿佳苑小区已经建成了崇明首座小区内部湿垃圾处理站,做到了湿垃圾资源化处理不过夜、不出社区。这种模式基本成功了,下一步将按照“集装箱化”处理方向,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城市小区,实现从崇明走向市区和全国,这就是思想和实践的结合。再如,竖新镇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稻虾鳖”和三星镇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稻鳝”共生产业链等模式,通过种养结合,不仅恢复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水稻的有机种植,还能产出更健康、更安全、更优质的农产品,这些都是在崇明本土探索出来的先进农业技术。又如,去年我们提出打造“有生命的产品”,试种了1万亩的“两无化”大米,市场反映很好,社会评价很高。这个项目也获批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项目,将形成“两无化”生态技术的体系、标准。我们还衍生做了配套的“锅巴锅”等产品,通过抖音等平台推广,销售很火爆。这是“两无化”向尾端的延伸,接下来还要向全岛延伸。今年我们又对“两无化”技术进行了深化,首次运用覆膜机插秧技术,以物理手段抑制田间杂草生长,这就是崇明的创造。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一定要不断地去集成、去创造。另外,上周我们专门跟华为进行了对接,接下来崇明要布置300个以上的5G基站。4G是消费应用,5G是产业应用、社会应用。对于5G,大家要敏感地去把握,谁掌握了5G,谁就是先进的、发达的,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必须要有这样的追求。

  (六)打造生态能源示范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当今世界,以清洁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新型的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也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些年来,我们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控制了风能发电,探索推进了“渔光互补”等一系列项目。我们的目标,就是崇明的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一定要全市最高。要致力打造全市生态能源应用的制高点,力争在全市率先建立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适应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我们的能源来源一定是最生态、最科学的。要在保安全、保供应的前提下,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建立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支撑的能源消费结构。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物质能利用项目,推动海上风电应用示范,积极引进一批符合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趋势、对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装备和关键共性技术。我们的能源管理一定是最智慧的,能源利用效率一定是最高的。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一套覆盖三岛的能源大数据智能化管理体系,囊括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应急、能源需求响应、能源跨区互济、能源终端优化等管理全流程,通过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总之,在这场能源结构再造的大变革中,大家眼光一定要开阔,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企业来崇投资,深入推动崇明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七)打造生态生活先行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指出,要追求热爱自然的情怀。拥有这种情怀首先要有生态的生活方式,真正让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首先,我们的消费理念是绿色的。要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拒绝奢侈和浪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让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比如,现在全市正在大力推行宾馆行业不主动提供“六小件”,我们崇明能不能率先做到,能不能把这种理念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其他行业。我们的菜场、商场等生活场所是不是可以不主动提供塑料袋,我们是不是可以倡导多用手帕、少用餐巾纸,“光盘行动”能不能成为行动自觉,等等。我们相关部门可以做点研究、发个倡议,让绿色消费理念逐步成为生态岛的一股新风,成为崇明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其次,我们的人居环境是绿色的。就是要打造生态的环境,深入推进美丽家园、农村“五美”社区、花村花宅花溪等建设,让绿色的人居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标准配置”,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崇明这片绿色土地上诗意栖居,享受到无与伦比的生态体验。比如,港西镇从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出发,持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清理杂物、清除垃圾、清洁水体、整治乱搭乱建、整治道路环境、推进花宅花房建设等行动,全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再如,我们正在打造生态社区,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使居民在步行15分钟距离内,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健身、购物等优质的便民服务。又如,针对当前农村部分宅基地上继承房屋失管破旧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在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过程中,通过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妥善解决好,进一步优化农村的整体人居环境。再次,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绿色的。我们要开展一场群众性的绿色生活运动,从多种一朵花、一棵树,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小事做起,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居民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还要为绿色生活方式的推行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绿色出行方面,要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在新能源公交车全区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出租车、公务车的全覆盖;要大力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环岛景观大道、崇明生态大道等道路,加快形成覆盖三岛的绿色交通网络体系。

  (八)打造生态公民辈出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我们要把培养生态公民作为重中之重,使生活在崇明的每个公民都成为具有生态自觉的“生态人”,同时积极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生态人才,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集聚源源不断的接续奋斗者。我们培养的生态公民,应当人人都是生态理念的积极倡导者。自发地将生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能以自身实际行动主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还能积极争当生态理念的宣传者、倡导者,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感染感动一大批身边人,并带动身边的“消极公民”转化为“积极公民”。比如,我们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注重发挥群众中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去年表彰了7295人,今年又表彰了7万人,明年覆盖到全区近70万人民,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生态公民。再如,建设镇在加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宣传上,始终把群众的积极参与放在第一位,以干部带动群众、以群众影响群众,群众的知晓度、参与面不断扩大。我们培养的生态公民,应当人人都是生态建设的忠实参与者。不做旁观者、局外人,真正把崇明当成自己的幸福家园、精神家园,把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作为个人的目标追求,勇于以世界级生态岛主人、主角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态岛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书写生态岛建设的一个个美丽动人故事。比如,城桥镇永凤花园3号楼有个叫王汉忠的退休老党员,主动参与所在楼道的电梯安装工作,短短半年内先后制定了8套安装方案,并挨家挨户征求邻居意见,经过无数次地协商,最终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推动楼道居民达成了安装电梯的共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公民,应当人人都是生态成果的坚定捍卫者。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像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坚定捍卫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面对流言蜚语敢于发声,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积极传播正能量;面对诋毁破坏的行为,敢于挺身而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彰显一名生态公民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新海镇有一批社区老党员和青年党员自发组建了河道先锋党小组、“红色益站”功能性党小组,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主动发现举报非法捕捞、垃圾违规倾倒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带动了更多群众共同捍卫宝贵的生态建设成果。

  (九)打造生态安全首善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安全的生态基础和屏障。在人与自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是我们做好生态安全工作的目标追求。一方面,要紧紧扭住平安崇明建设不放松,努力让每一位居民居住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我们理想状态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努力建成“人人都是治安员、个个参与管治安”的工作格局。还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合理信访诉求,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积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长兴镇在中船二期项目圆沙动迁安置房分房工作中,针对部分动迁村民在看房后提出的信访诉求,积极对接长兴岛开发公司等单位,通过领导牵头包干、入户宣传解释、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及时回应并妥善解决了村民们关心关注的问题,5月底基本完成了涉及6个动迁村的分房工作。同时,我们还要聚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这些年来,崇明的社会环境大局总体是稳定的,但对照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标准,我们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平安不仅看一事一时,更要看能否持久。上次在向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汇报时,我说去年全区“黄赌毒”案件有1173起,绝对数、相对数在全市都不算高,但是这些案件背后涉及到1000多个家庭,牵涉的人口更多。我们必须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强化“智慧公安”“雪亮工程”“平安乡镇”建设,深入建设进出崇明泛感知系统,建立健全各类预警快速处置机制,形成打击犯罪分子的无形“岛链”,切实筑牢外围安全屏障。另一方面,要以打造“鸟的天堂”“鱼的乐园”为目标,为各种野生物种提供更好的生长栖息环境。东滩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鸟类种类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我们长江口是我国鱼类生物种类最多样、海洋生物营养物质最丰富的地区。我们要通过保护长江口咸淡水交汇区优越的水体自然生境和湿地资源,不断恢复长江口底栖生物群落和候鸟群落,吸引更多水生生物栖居和鸟类栖息。要继续严格执行全区范围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的规定,实施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禁渔规定,持续狠狠打击电捕鱼、炸鱼、细网捕鱼等置生态不顾的行为。总体而言,我们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护各类生物的原生状态,让它们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去生存,实现人与野生生物共生、共享空间和资源的目标。

  (十)打造生态制度引领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要构建一套集创新性、系统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保驾护航,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更多的制度经验。一方面,需要突出制度建设的创新性。制度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它一定是来源于生态岛建设火热的生态实践,并反过来促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比如,我们法院在全市率先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打造了环境资源案件“一站式”审执平台;我们检察院在全市首创生态检察官派驻区河长办制度,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专业化模式;我们公安局聚焦非法捕捞、非法捕猎等违法行为,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河道警长制”,持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的打防力度,从而形成了生态司法的全链条式制度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突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就是从法制、规划、机制等建设着手,不断探索完善生态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全面构建制度衔接配套、部门职责清晰、工作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这几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比如,法制建设方面,我们把市人大《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作为法律指南,先后制定实施了公益林管理办法等行政规范性文件,“1+X”的法制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在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利用五年时间开展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等制度加强探索研究;在区域环境共治方面,我们与江苏海门、启东联合建立了北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定期发布生态检察白皮书,共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接下来,随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纵深推进,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探索更多的制度模式。还有,需要突出制度的实践性。一项制度有没有生命力,就看它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到底管用不管用,看它对生态岛建设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有时制度是有了,相关部门也去执行了,但实际的效果却不尽人意,那就要去检视制度本身的实践性问题。我们要根据制度执行中暴露出的瓶颈短板,更加深入地去查找制度在制定、修订、完善等环节的问题,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善于去向实践要答案,通过把实践中切实管用有效的好做法、好举措精准提炼、有效提炼,上升为科学的规范性约束,从而更好地保证制度的实践性、生命力,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深入推进提供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全面提升创造传奇的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李强书记最近提出“初心四问”,要求上海的干部回答好四个问题,即如何始终保持创业初期的那股激情,在新的伟大时代创造新的发展传奇?如何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最前列,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如何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出长期可持续、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幸福,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作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对照这次市委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若干意见》精神,带着新时代“初心四问”,对标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始终保持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精气神,以山一样的崇高信仰、海一样的为民情怀、铁一样的责任担当、火一样的奋斗激情,在崇明生态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奋力担当并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一)用充满激情的姿态创造传奇

  激情是对事业强烈渴望的热情,是全情投入的状态。我们创造生态岛建设的美丽传奇必须精神抖擞、充满激情,始终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气和劲,以追梦人的朝气奋力奔跑,以开拓者的勇气跋山涉水,以攻坚者的锐气抢滩登陆。因此,用充满激情的姿态创造传奇,就是要比朝气、比勇气、比锐气。

  比朝气,就是比谁的干劲足、谁的活力强。现在,很多来崇明考察的同志提到,崇明的干部变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思想观念很潮,谈起工作来头头是道,工作状态非常好。虽然崇明的经济基础暂时差一些,但我们狠抓发展的态度、决心不能差;虽然我们干部的能力还在提升中,但干事的活力、拼劲不能输。从踏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征程以来,我们解决了很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困难,也干成了很多以前从未干过的事情,实现了一次次的新跨越。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如火一般的热情和冲劲。心中火热、忘我燃烧,才能带来光明和希望。如果我们精神懈怠、暮气沉沉,甘做一名“佛系”干部,动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混日子,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怎么能欣欣向荣?因此,我们要迎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朝阳,以晨曦中的赶路人姿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以一股“嗷嗷叫”的精气神不断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比勇气,就是比谁肯积极创新、谁更敢闯敢试。前面,我们提出了崇明发展的“十个地”,这些目标变现等不来,也喊不来,需要不断去突破天花板,在未知的道路上不断去寻求“无解之解”。前几天,在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我发问,马云的阿里巴巴王国是可研报告写出来的吗?这次市委全会上,李强书记强调,我们抓工作,经常不是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边干边学。我呼吁要厚爱企业家,要尊重企业家的创造精神,要一切围绕企业转、围绕企业家转、围绕发展转,切实打造全市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必须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打破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抛弃呆板机械、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尤其在被条条框框捆住手脚时,更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去创新性地闯和试;我们必须破除死抱传统、墨守陈规的经验主义,决不死抱“老黄历”,不落入“过去怎么做”的窠臼,不陷入“怎么也做不好”的泥沼,而要根据“时”与“势”的变化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并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发展跨越,实现生态创新模式从“苗圃”到“森林”,从“盆景”到“风景”的发展。比如,我们在执行上级政策时,不能简单依葫芦画瓢,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局限于既有模式和常规套路,而是要在充分吃透市里精神的基础上,拿出勇气和智慧,创新崇明解决方案。当然,我们必须搞真创新、绝不能搞假创新。我们的创新必须是出于“价值判断”、基于内生动力,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去搞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创新。对于有利于生态岛建设发展大局、有利于推动生态岛建设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进群众福祉的创新都应当坚定不移、竭尽全力地去推进;反之,对于重表不重里、唯上不唯实的假创新,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比锐气,就是比谁敢为人先、谁敢于攻坚。我们生态岛建设现在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中流击水、滚石上山,才能感受到“浪遏飞舟”的豪情,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胜景。相反,如果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退缩不前,遇到一点激流就手忙脚乱、丢盔卸甲,我们就会连“崇明级”“上海级”都冲不破,还有什么资本去妄谈“世界级”的生态岛建设?我们只有咬紧生态岛建设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敢于做开路先锋、做生态“弄潮儿”,敢于攻城拔寨、闯关夺隘,才能胜利登上生态之巅,拥抱在世界的山顶,交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答卷。

  (二)用富于创造的姿态创造传奇

  创造就是要“白手起家”,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探索新成果;即使没有资源或资源不足,也要“无中生有”,善于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创造条件、借势发力、借船出海。我们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必须以创造性的眼光、创造性的思维、异乎寻常的意志去“开疆拓土”。因此,用富于创造的姿态创造传奇,就是要比学习、比视野、比思路。

  比学习,就是比谁更有手机充电精神、谁更能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岛建设中可能有很多问题大家都没碰到过,满世界跑你也未必能找到现成的答案。怎么办?两个字——学习,要像小学生一样去学习。现在,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充电,才能不间断地释放能量。我们做“蓄电池”就要做到收放自如,“收”要收在点滴时,要像海绵吸水一样,结合工作时时学、处处学,一天不学就觉得缺点什么;“放”要放在需要处,学的东西不是和人家聊山海经,是要更好地推动工作。我多次强调,我们每个干部都要成为自己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每个干部手里都要有几把刷子,掌握几门硬的功夫、硬的本领,而不能做一知半解的“夹生干部”,不能满足于学习的低要求、工作的低标准。我们必须带着眼光、思维、知识奔跑,坚持向理论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时代学,学会用新语言与时代对话,学会用新本领与高手过招。比视野,就是比谁的站位高、谁的格局大、谁的谋划远。视野越宽,创造的格局才会越大。生态岛建设是大事业,就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的五方面要求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崇明不仅仅是崇明的崇明,也是上海的崇明、长三角的崇明、全国的崇明。我们做每项工作、搞任何创新创造都要坚持跳出崇明看崇明,更加自觉地把崇明未来发展放在全市对崇明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放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我们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决不能闭门造车、埋头拉车,必须“气凌绝顶览众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始终站在生态发展最前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使崇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创造的“试验田”“风向标”。比思路,就是比谁的思维更超前、谁的想法更有引领性。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做法。我们常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个“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思路、思想。思想的半径越大,干事创业的空间就越广阔。对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来说,我们干部群众最需要的不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人跟班、拾人牙慧,而是要瞄准生态岛建设的目标,潜下心来、认真思考,拿出引领发展、创造传奇的新思维、新想法,不断在生态岛建设进程中开拓新天地、树立新标杆。比如,新村乡积极拓宽发展思路,把“大米”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全力打造以正大田园综合体为重点、以稻米文化小镇为特色、以稻米产业为支撑的全域化田园综合体,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动能,为全区提供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村案例”。再如,区交通委按照“上面看不到路”“往前看不到路”“旁边看不到路”等“三个看不到”的理念,推进崇明道路的设计建设,已获得同济大学积极认可,即将作为案例编入学校教材。

  (三)用勇于担当的姿态创造传奇

  勇于担当,就是要愿意做事、敢于扛事、能够成事。就是要像铁一样,有硬度、有韧劲,关键时候响当当,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有过硬的肩膀,不怕事、能担事;有过硬的意志,事不成、不罢休;有过硬的本领,能干事、干成事。担当的干部越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事业就越有希望。因此,用勇于担当的姿态创造传奇,就是要比定力、比执行力、比实绩。

  比定力,就是比谁更有锚定方向的专注力、谁更有持久发展的意志力。历经多年的思想认识深化,全区上下坚持生态立岛不动摇的战略定力不断增强,生态发展的基础越来越扎实。对于我们来说,守牢生态本底、守住“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担当,就是对崇明人民的负责、对上海全市的负责,更是对这个时代的负责。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寸步不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生态岛建设事业航船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坚定前行。同时,我们也要为生态岛建设事业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集聚更多的能量。要着眼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深入思考打造崇明无法被取代、难以被撼动的战略优势,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找准自身特色和优势,真正把崇明发展的强项做强、把生态优势的长板拉长、把民生保障的短板补齐,用特色优势体现竞争力,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这场伟大接力赛中传好我们无愧于子孙后代的坚实一棒。说到定力,我们身边的徐根宝同志就是很好的案例。20年前,他来到崇明并提出“十年磨一剑”,如今“桃李满天下”。这就是生态岛建设的精神,就是瞄准方向、坚定不移的精神。比执行力,就是比谁的工作效率高、谁的落实质量好。前不久,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来崇时特地提到,万达发展的奥秘有两条,一条是永不枯竭的创新力,另一条是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要说到做到,不找托辞、不讲如果、只讲结果。生态岛建设方向非常明确,大局非常清楚,任务非常清晰,关键是执行。年初,我们确定了很多重大生态项目,有的项目已多次滞后,相关的同志总能讲一大堆理由。今后,我更想听到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抓落实。其实,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条线,都有许多难事、急事、大事、复杂事,考验着我们干部的担当。面对艰难繁重任务,广大干部要切实做到会执行、真执行、善执行,既要确保工作推进速度快,又要保证工作落地见效快。尤其是面对条件艰苦、困难矛盾多的复杂情况时,更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确保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比如,自去年4月9日赢得花博会举办权以来,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区花博会筹备组自我加压、抢抓进度,通过实行周例会、月督查、季通报等抓落实机制,有效推动了总体规划修编、花博会园区建设等重大工作落地,这就是高效执行力的展现。当然,要推动花博会蓝图早日变现,还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这种只争朝夕抓执行的劲头。再如,港沿镇在推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园艺村的建设任务时,不怕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硬是凭着“5+2”“白+黑”的干劲和舍我其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守住了今年6月底前完工的“后墙”,体现出了非常高的执行力、非常高的建设水平。执行力,也是责任心,来源于我们对组织的感恩之情、对群众的尊崇之意,更来源于对自身的价值追求。我们要感谢时代、感谢组织,让我们有机会、有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接下来,全区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站在新时代回望“初心”,如何秉持初心、坚守初心、践行初心,很重要的是看我们的工作态度,是不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执行力,是不是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去矢志奋斗。比实绩,就是比谁干的实事多,谁出的实效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通过实事实绩的点点突破而后全面开花的。我们要形成以实干促发展的工作状态,以敬事为民的崇高追求、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任人评说的胆识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多打造些生态精品、传世政绩。要全力消除碌碌无功的“伪工作状态”和制造干扰的“负工作状态”,克服贪图安逸、华而不实、坐而论道的不良倾向,在崇明形成常思实干之责、常谋实干之策、常聚实干之力、常求实干之效的良好氛围。要坚持以效果为导向的工作标准,坚持以经济发展的质量看实绩、以项目推进的速度看实绩、以创新成果的效益看实绩、以破解难题的多少看实绩、以服务群众的实效看实绩,使各项工作都能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这次市委全会非常鲜明地指出,用人导向是最大的导向,实绩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政治标准和实绩依据是统一的、联系的,不是隔离的、孤立的。当前,崇明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干部使用必须把注重实绩的原则贯彻得更积极、更有力、更彻底、更显性。

  同志们,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非同寻常的气魄、非同寻常的担当、非同寻常的创造,拥抱新时代、扛起新使命,奋力创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崇明传奇!

首页讲话发言心得体会生活会材料报告汇报计划方案微型党课征文演讲事迹通讯论文其他公文关于我们
文秘写作网-下载公文,下载范文,党课,生活会发言
Copyleft © 2021 文秘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