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文秘写作网!

体会发言

C3772 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研讨发言
2025-04-24 15:31:14         0  加入收藏    阅读本文需要支付:14.00

  C3772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研讨发言


  吴咲呓 全文2070字 14片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意思是说,我年幼时禀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已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破题之钥”,以“徙木立信”的改革勇气开启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跨越十余载的作风淬炼,指引党员干部在伟大复兴征程中永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品格。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于精神血脉,方能以清风正气护航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廉洁是一个人的品行,是- - 种风格、一种境界。廉洁不是装样子,也不是作秀,更不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演给别人或是自己看的。廉洁要求的是实实在在,是从内心到行动上都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在廉洁从业中,我们管好自己必须要注重廉政思想文化的建设,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增强廉洁意识,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古代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有一个石门镇,那里有一泓泉水叫“贪泉”。相传,该泉水终年清澈见底,香气四溢,而且十分甜润。凡是喝过“贪泉”水的人,都会变得贪婪。经过石门的官吏,没有一个敢喝的,即使非常口渴也竭力忍着,以保证自己的清廉。


  东晋时,有一位清廉正直之人,名叫吴隐之,他操守清廉。公元402年,朝廷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想一改广州吏治腐败的局面。吴隐之赴任时途经石门,听说了关于“贪泉”的故事后,决心前往一探“贪泉”的究竟。........


  吴隐之到任广州后,时时牢记自己在“贪泉”边的誓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平时,他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鱼,穿的仍是过去那些旧衣服。他还下令将前任太守使用过的豪华丝帐、帷幕以及各种贵重饰物统统撤除,一并归入国库中。当时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故意作假,然而他却始终如一”。


  吴隐之的一位属下发现他天天吃干鱼,误以为他喜欢吃鱼,便弄了些上等鱼来,还将鱼刺剔除,特地献给他。不久,吴隐之觉察到属下的用意后,非但不领情,还狠狠地责罚了属下。........


  千百年来,后世有关吴隐之的清廉故事传承不绝。唐太宗李世民曾命魏微等人编撰的《晋书》中,在吴隐之的传记里,不仅勾勒了其廉洁自律的一生,而且做出了“晋代良吏,吴隐之为第一”的评价。唐初诗人王勃在其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诗序》中,引据吴隐之酌饮“贪泉”的故事,写下了“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名句,高度赞扬了吴隐之的人品。


  吴隐之酌“贪泉”,明廉志,洁身自好,表现出他志向坚定、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是值得当代人们借鉴的。当今很多人将自己的堕落腐败归咎于客观环境影响,但是我们想想,孔繁森、郑培民等人难道不是跟我们同处一个环境吗?他们又怎么能-一尘不染,永葆清廉呢?归于一点,就是廉洁的信念。........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作风建设的新起点,更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永恒课题。当千万党员干部都能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胸襟、“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操守砥砺前行,必将凝聚起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首页讲话发言心得体会生活会材料报告汇报计划方案微型党课征文演讲事迹通讯论文其他公文关于我们
文秘写作网-下载公文,下载范文,党课,生活会发言
Copyleft © 2021 文秘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