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文秘写作网!

体会发言

 B11042在局党组主题教育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研讨发言
2023-12-04 05:32:12         0  加入收藏    阅读本文需要支付:24.00

  B11042在局党组主题教育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研讨发言


  路人 全文2922字24片


  在局党组主题教育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前一阶段调研情况,开展调研成果交流,切实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推动调研成果更好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域实践的实际成效。今年,中央提出大兴调研之风,要求“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能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事在人为,关键在领导。笔者认为,要真正把调研当作“找问题、求真相、明思路、寻方法”的重要手段,必须力除“四弊”。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井中葫芦”之弊


  力除“井中葫芦”之弊,就是不要像掉在井中的葫芦一样,看似下去了,实际上还是飘浮在上面。没有真正沉入“底下”,潜入“水中”,看到“井底”的世界。


  历史上,我们党多次提出要大兴调研之风。1958年出现了自然灾害,如何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困扰?1961年4月,习仲勋率工作组到河北农村驻下调研基层群众的口粮问题。到达那里的时候,基层干部让他看了农户的锅灶,看了生产队的粮仓,形势“一片大好”。夜晚,习仲勋同志独自一个人去了一户人家,……,下得了“田头”,破得了“鞋头”,进得了“门头”,看得了“灶头”,上得了“炕头”,入得了“心头”,群众才会讲真话。不然,可能听到的全是“空话”“套话”“假话”。


  第二,“蜻蜓点水”之弊


  力除“蜻蜓点水”之弊,就是不要像蜻蜓点露水一样,下去大阵仗,现场看一小会,问了几个人,说了几句话,调研就结束了。这样的调研,纯属为了“调研”而“调研”。图的只是报上有影、电视有镜、网上有字,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是给上级领导看的,不是给基层解决问题的。有的干部调研,从行动的轨迹上,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天调研,要跑十多个调研点,还要看现场、听汇报。算一算时间,一个调研点也就10来分钟。


  最近中央提出大兴调研之风后,基层许多部门都收到一个文件,接到一份清单,约定一个时间,交出一份报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根子是没有真正把调研当作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有人说:调查研究要有“五要素”:把问题搞准是谋事之基;把方向搞准是谋事之要;把规律搞准是谋事之道;把底线搞准是谋事之需。有思想,有思考,才会出思路。更需要对标找问题,类比找问题,问需找问题,创新找问题。“蜻蜓点水”式的调研,其实就是一个形式。……所以,李强总理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其实,不深入基层,同样还是问题,没有办法。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的实践者,同样也是社会的创造者。不能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睡到一张床上,吃到一锅饭上,群众有办法也不会告诉你的。


  第三,“现场表演”之弊


  力除“现场表演”之弊,就是要真正看到现场原貌,而不是“演员”演出的现场。中央要求调研要做到“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也不排除干部去现场却是一个“演员”演出的现场。……就必须学会直接到“田头”,入“门头”,穿着一副百姓的行装同群众拉家常,才会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


  第四,“耳听眼见”之弊


  力除“耳听眼见”之弊,就是不要以为耳听到的和亲眼见到的就是真实。有时,调研必须能善听,还要能善看,更要能善思,才能拨开“层层云雾”,了解到事实。1961年5月,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主要就农村公共食堂问题进行蹲点调研。由于当时生活困难,……,这两句话成了周总理下基层调研对地方领导常嘱咐的话。


  同志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调研也仅仅是调了而已。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首页讲话发言心得体会生活会材料报告汇报计划方案微型党课征文演讲事迹通讯论文其他公文关于我们
文秘写作网-下载公文,下载范文,党课,生活会发言
Copyleft © 2021 文秘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