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 C4293在巡视情况反馈会议08-12
- C4256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07-30
- C4233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07-25
- C4226 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07-23
- C4224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07-23
- C4223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07-23
- C4221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07-21
- C4220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07-21
- C4219 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07-21
- C4217 学习贯彻中央八项07-21
热点排行
- A7232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03-15
- A3663 入党申请书(结合疫04-22
- A585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11-09
- A8036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05-14
- A7839 党员干部“改革开放05-06
- A5923 新颖的党的十九届五11-13
- A7021党史学习研讨发言202-05
- H302合集五中全会学习体会12-13
- A5176 中心组学习《习近平08-28
- A7596党员干部参加党史学04-16
会议发言
B457贯彻落实《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专题研讨发言稿
三号楼全文1524字7片
贯彻落实《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专题研讨发言稿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这预示着中国生育政策进入全面转型时期。
从2016年的“全面二孩"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中国稳妥推进“包容性”生育政策改革。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是生育权利的回归,取消社会抚养费及相关处罚措施,将个人生育状态与入户、入学、入职等全面脱钩,将生育决策权还给家庭和女性;第二则是系统性建立生育友好的环境,推动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决定》发布的10条配套支持措施涵盖众多民生领域,几乎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覆盖。不过,总体上来看,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未来的政策空间依然很大,有必要系统性建立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社会领域的建设往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平衡推进。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思想文化层面的教育更需徐徐用力、久久为功。目前看来,笔者认为中国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还存在以下难点。
一是深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对儿童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决定》提出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给予稅收、住房等支持,恰好体现了在公共资源分配方面优先满足儿童需求。不过,在当前绝大多数的民生保障和公共建设政策中,儿童群体在各级政府年度预算中仍没有获得应有的优先关注。同时,在人口高度城镇化的今天,我国儿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在城市发展中长期缺位,城市里的儿童可达空间严重割裂且高度碎片化。由此,将“儿童优先”贯彻到城市发展、公共政策、社会治理、环境规划等方面,还需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是增强性别平等的家庭观念。……
三是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边界。……
四是以“长期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目标。面对我国人口形势的全面转变,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转型既是必要之举,也是必然之路。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构建系统、长远、全面性、战略性的生育支持体系,实现向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转变,将促进适度生育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