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文秘写作网!

微型党课

C3887 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2025-05-19 11:11:38         0  加入收藏    阅读本文需要支付:30.00 本文已有:1人支付

  C3887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吴咲呓 全文8695字 30片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满盘皆活,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以优良作风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令人欣喜的成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作风建设领域提出并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十八届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十九届党中央下大力气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二十届党中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


  (一)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二次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文简称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包括调研、会议、文件简报、出访、警卫、报道、文稿发表以及相关待遇问题。从内容上看,中央八项规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找准切口并立下铁规,这是找到了管党治党难题形成的症结所在。从形式上看,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出台是以小切口撬动管党治党的大格局,这是找准了解决管党治党难题的关键所在。全面从严治党由此开局破题,进而带来了管党治党的“蝴蝶效应”。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以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口,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回应:“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这充分彰显出党中央“四两拨千斤”的政治智慧和“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战略眼光。


  党中央通过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


  (二)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


  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就包括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两个重要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同时明确提出:“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即《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这几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党的十九大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一是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8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中提出,要重点整治四个方面12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九条具体举措。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起来。........


  (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


  为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二十大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的重大意义。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两次会议研究部署党的二十大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新要求,于2022年10月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了两个重要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会议强调指出:“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于2022年12月召开第二次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特别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一是进一步明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思路。2022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把监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并提出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思路,“把查处‘四风’问题更加紧密地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改革创新


  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的,而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对于党的作风建设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


  (一)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改革创新需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主体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性。马克思曾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书信中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阶级创立巴黎公社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新的历史关头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


  (二)突出问题导向


  改革创新需要突出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问题导向的理论传统和实践要求。马克思在批评莫泽斯·赫斯关于集权问题的观点时强调:“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勇于突破创新。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谈到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时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为解决“四风”问题应运而生的。........


  (三)坚持系统观念


  改革创新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马克思关于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体制的论断生动体现了系统观念的思想及其分析方法:“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生成为总体的。生成为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马克思关于社会系统有机体制的观点为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2020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进一步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锲而不舍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


  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经验启示


  改革创新带来经验启示,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分别在主体、客体和方法论层面带来宝贵经验。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作用、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主体层面:压实主体责任,务必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中国共产党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这是从主体层面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事物要从主体层面去理解,要坚持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就是要以主体自身内在尺度为核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主体性原则最重要的不在于主体行使权力(权利)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在于主体承担责任(义务)时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要压实主体责任。


  因此,从主体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创新带来的经验启示就在于要压实主体责任,务必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二)客体层面:抓住问题本质,善于做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中国共产党在锲而不舍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突出问题导向,这是从客体层面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创新。客体性原则坚持以客体的外在尺度为核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调的是客体的客观规律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客体性原则。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客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客体尺度认识、把握客体的原则”“以客体尺度改造客体的原则”“以客体尺度评价认识和实践结果的原则”,以及客体性原则的三个特征:“强调主体活动的他主性”“强调主体活动的他为性”“强调主体活动的他控性”。可见,坚持客体性原则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客体的属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要抓住问题本质。


  ........


  (三)方法论层面:注重系统集成,真正做到统筹协调、标本兼治


  中国共产党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中坚持系统观念,这是从方法论层面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批判直观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坚持主体性原则,而唯心主义的缺点是忽略客体性原则,这实际上就是指出要将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辩证统一起来,并且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当中。可见,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最重要的在于既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按照客体的客观规律性办事,也就是要注重系统集成。


  因此,从方法论层面来看,........

以上为免费阅读内容,如需阅读全文,请先登陆

首页讲话发言心得体会生活会材料报告汇报计划方案微型党课征文演讲事迹通讯论文其他公文关于我们
文秘写作网-下载公文,下载范文,党课,生活会发言
Copyleft © 2021 文秘写作网